欢迎光临布联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快速发货
交易保障
o2o
线下体验
  • 纺织百态

布联网 > 布联资讯 > 纺织百态 > 自秦朝到民国,传统服饰的鲜明转变!

自秦朝到民国,传统服饰的鲜明转变!

  • 2017-06-10 13:37:06
  • 来源 :布联网
  • 布联网原创
分享文章

        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的基本需要。而这是这种基本的需求,随着不同的历史、国家、性别以及审美,变化出不同的风格。

  如今说起中国风的衣服,最常见的一个是“汉服”,另一个则是“旗袍”。

  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经历史发展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

  汉服对儒家文化圈内许多国家与民族的着装风格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在汉服的着装中蕴藏着的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内核。

  自先秦时期,古人诸多行为和意象都与“衣”有关。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很多不同的衣着:

  有带着豪迈的请战书“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渴望战斗的热情,带着时人一往无前的尚武精神,将奔赴战场的士气描写的淋漓尽致。

  也有带着幽怨的谴责词“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古人以黄为正色,绿为间色。明面上说间色为衣,黄色为里,实际上却是讽刺尊卑倒置,贵贱失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魏晋南北朝是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时期,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衣服披肩,追求轻松、自然、随意;女子服饰则长裙拖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迭迭,优雅而飘逸。

  到了隋唐时期的服装,形成了着圆领袍、裹幞头、穿长靿靴的一般形式。腰带的形式,也由带钩改为带扣;女服的基本构成是上衫下裙,女饰则可用浓妆艳抹概之,反映了多姿丰腴的审美观。

  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总体来说可分官服与民服两大类。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这种做法应该有延续至今,卷裤腿为证。

  女装有袄、襦、衫、褙子、半臂、下裙、宋裤等服装样式。裤子逐渐开始流行,通常上配抹胸以及一层或多层长褙子。宋代妇女的穿着与汉代妇女相似,都是瘦长、窄袖、交领,下穿各式的长裙,颜色淡雅。襦和袄是基本相似的衣着,形式比较短小,下身配裙子。颜色常以红、紫为主,黄次之。

  明装与唐装相比,在于衣裙比例的明显倒置,由上衣短下裳长,逐渐拉长上装,缩短露裙的长度。衣领也从宋代的对领蜕变成以圆领为主。

  明代女装上衣是三领窄袖,身长三尺,露裙二、三寸。当时扬州流行一种新式样:女衫长二尺八寸,袖子宽一尺二寸,外护袖镶锦绣,冬季镶貂狐皮。裙装在明代初年用色偏向浅淡。裙褶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

  汉族女子清初的服饰基本上与明代末年相同,后来在与满族女子的长期接触之中,不断演变,终于形成清代女子服饰特色。清后期女子着裤子盛行,裤子更为华美,裤边亦有镶滚。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清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同样是民国时期的衣服,不同的时段,流行的风格也是大有差异的。

  40年代是旗袍黄金时代在时间上的延续,旗袍式样更趋向于缩短衣长,减低领高,袖长短至肩下2-3寸,甚至没有袖子,外形如流线型。中国的旗袍越发好看和具有魅力了。江南女子的雅致,大都会小姐的精巧,繁华下的世故聪慧,女人的丽质和旗袍的剔透完全融于一体。

  考古学家孙机言道:“现今尊为文物者,在古代,多数曾经是日常生活用品,他们如同回调在时间隧道一端之大大小小的透镜,从中可以窥探到活的中国历史。”

  同样的,传统的中国衣裳中也被赋予了满满的灵魂,它能给予我们的,是人生当中极为重要的,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文章来源于网络

  编辑整理:布联网




版权所有: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合作请发邮件到:1683069673@qq.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