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布联网!请登录免费注册
快速发货
交易保障
o2o
线下体验
  • 流行趋势

布联网 > 布联资讯 > 流行趋势 > 冬至大如年

冬至大如年

  • 2016-12-21 10:36:50
  • 来源 :布联网
  • 布联网原创
分享文章

         2016年12月21日 冬至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


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古人认为: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也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

        冬至一阳生


冬至大如年


        “冬至”也称为"至节",因为它是不仅是"阴极之至",也是"阳气始至",同时也是"日行南至"的节日。

        冬至日的关键在于一个阴阳消长的微妙节点。自古便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意思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不断生长的阴气终于达到顶峰,阳气也终于停止了销蚀,就要回升了。冬至节则是那个阴阳交割的临界点。

        这也是冬至成为历法上重要节气的原因之一。这便是天地间"冬至一阳生"的微妙,同时,也验证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的天道。

        冬至大如年


冬至大如年


        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人在冬至这一天要举行庆贺仪式。周代在冬至时曾有“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的盛大礼仪;汉代冬至被列为“冬节”,官府要放假,并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晋书》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官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的记载;唐宋时冬至更为热闹,据南宋周密写的《武林旧事》载:“都人最重一阳贺冬,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谓之像过年”;明清时皇帝要在冬至这一天去天坛内的“圜丘坛”举行隆重盛大的祭天大典。

        冬至俗语

        冬至过后,新年就在眼前了。民间又以冬至日到来之先后,及当天天气的好坏,推测往后的天气。俗话这么说: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粤)

        意思是:冬至这天如果下雨(寒冷),那么过年一定晴天(暖和),反之,如果冬至放晴(暖和),过年就会下雨(寒冷)。

        (你那里今天是什么天气呢?记下来,到过年的时候验证下)

        冬至三侯


冬至大如年


        一候,蚯蚓结。

        蚯蚓感阴气蜷曲,感阳气舒展,六阴寒极时,纠如绳结。

        二候,麋角解。

        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三候,水泉动。

        水乃天一之阳所生,现在一阳初生,所以,水泉已经暗暗流动。

        冬至的习俗:古代传统习俗

        传统冬至节主要活动习俗大致可以分为祭、衣、食、礼、娱五类。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


冬至大如年


        虽然祭天的性质至高无上,除了天子之外的其他人都没有这种资格,但出于对于天的敬畏和崇拜,民间在冬至时还有一种不算正规的"迎日"的风俗。

        除了祭天迎日,冬至节也是先民感怀祖德、祭祀祖先的日子。在时节转换的日子里祭祖,就好像祖先也和我们一起过节。

        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衣

        先秦到汉代,服饰中五行思想尤为深重,按照四个季节,天子的祭服也因此而变得多彩时尚起来,按一年四季分别穿青、黄、白、黑。冬至这天,自然是黑色的祭服。唐代人文大盛,喜    庆欢乐的气氛影响下,激发了大众在生活情趣上的创作潜能。

        后来,冬至穿新衣的习俗也固定下来了,官家给吏员赐新衣冠,如今天过年时单位给发的年货这类性质。

        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

      

        冬至悬土

        先民很善于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冬至悬土炭"习俗。在冬至前三日,悬土、炭于天平木杆两端,让两边轻重刚好平衡。到了冬至日,阳气至,炭那边就会重,而夏至日阴气至,则土重。很明显,这个简单的小实验的原理在于吸水与否。

       

        葭灰占律

        这又是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要牵扯到音乐知识。古人在冬至之日还常用葭莩之灰来占卜气候,依据的就是华夏音乐理论中的"十二律"。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某一节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飞出,示该节候已到。按照古人的经验,冬至日里,葭灰当从应钟律管中飞出。

     

        九九消寒歌

        《九九歌》是一种节令民间歌谣。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九九消寒图

        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以卜来年丰欠。消寒图的形式很多。简单的是画纵横九栏格子,每格中间再画钱形,共得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或者选择九个九画的字联成一句,放在格中,也是日涂一 笔。一般选用的九画字联句有"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除以上的两种以外,更有一种"雅图",是画素梅一枝,梅花瓣共计八十一,每天染一瓣,都染完以后,则九九尽,春天临。


冬至大如年


        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


冬至大如年


        冬至节的风格质朴温暖,礼俗也相应,主要有拜师和赠鞋袜等。

        冬至这天是学生向老师表达敬意的日子,这就是冬至节的尊师风俗。赠鞋袜的习俗则是因为这天日影最长,所以古俗以鞋袜献给尊长庆贺冬至,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

        静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


冬至大如年


        俗话说,"今冬进补,明春打虎"。冬至有进补的习惯。传统认为,在冬令进补,有利于把精华物质储存在体内,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来春就可以少生病或不生病(后文有详细解说)。

        冬至南北传统饮食习俗

        冬至大如年,纳履添新岁。当今过冬至,合家围圆,歌鸡宰羊祭祖,饺子汤团乞福。或寒中取暖,闲话今年往事。但南北有差异,各地习俗大不同。下面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冬至食物。

        水饺


冬至大如年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但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尤其是北方。

        汤圆


冬至大如年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较为盛行。做汤圆常用的材料如糯米、芝麻、红豆等亦是温热性味,有较好的健脾作用。脾胃和健,饮食营养才会被身体吸收利用,提高机体的抗寒防病能力,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馄饨


冬至大如年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食馄饨,有利于寒冷季节热能的储蓄。

        羊肉


冬至大如年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冬至养生

        冬至养生:要做好“一躲二养三补四防”


冬至大如年


        一“躲”——躲寒,躲冷

        冬至正是“阴阳大变身”的时候,也是人体抵抗力最差的时候,人极容易受寒,也容易生病,所以,冬至前后养生的核心就是“躲寒、躲冷”,大家一定要做好防寒的工作,特别是中老年人,应注意保暖,这个时候老年人的发病率会猛增,患心血管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要提高警惕。

        建议:冬至养生讲究“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平日要小心保护自己,注意头部、脚部和颈部的保暖,避寒风,避冷水,避生冷饮食。

        二“养”——养阴,养心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至后养生原则就是要尽量减少阳气的消耗,保养精气,做到养精蓄锐,有益于防治疾病。

        冬至养生应以静为主,切忌过于运动出汗,同时,冬至“养心”也很重要,应避免过于抑郁,思虑,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建议: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患得患失,还可以通过午饭后适当打盹、多晒太阳、泡脚、天灸、膏方等方式,更好地养生。

        三“补”——滋阴潜阳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药补不如食补”。冬季也是进补的好时机。而饮食调养则是最主要的调养方式。生冷少食、燥热不宜,滋阴潜阳的食物最为上等。

        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分为几大类:

        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可配枸杞、马蹄、甘蔗等同煮,具有一定的养阴功效。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建议: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吃饭的时候宜少缓,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脾胃。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食宜温热熟饮,多吃坚果类食物,可御寒、补肾健脑、强心健体。

        四“防”——流感,心脑血管疾病

        冬至前后气温骤降,是流感、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防流感

        流感病毒拥有惊人的传染力,直接吸入空气中的病毒,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都会引发流感。因此,预防流感首先要切断流感病毒的传播,如及时发现和隔离流感患者,少去人群密集的场所等;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加强体育锻炼、注意休息、补充维生素C等;另外,有条件的要预先接种流感疫苗;平时可以服用一些有效的流感预防药物。

    

        防心脑血管疾病

        寒冷刺激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注意保暖、按时服药、加强检查、注意饮食、加强锻炼、保持乐观情绪等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心脑血管患者天冷时不要去晨练,因为冷空气的刺激会诱发心绞痛发作,最好在上午10时以后再出去锻炼。锻炼中不要选择跑步、跳绳、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

        其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减少被传染的概率。

        第三,高血压患者不可根据一两次自测的血压结果,随便换药或改变用药剂量,应定期复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

        此外,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当出现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或拨打120,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版权所有:非特殊声明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内容合作请发邮件到:1683069673@qq.com

相关文章